曾国藩名言
011、以体察人才为第一。
2、另起炉灶,重开世界。
3、心至苦,事至盛也。
4、何必择地?何必择时?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!
5、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
6、尽人事以听天,吾唯日日谨慎而已。
7、须有宁拙毋巧之意,而后可以持久。
8、米已成饭,木已成舟,只好听之而已。
9、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。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
10、以爱妻子之心事亲,则无往而不孝。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。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。
11、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
12、惟正己可以化人,惟尽己可以服人。
13、遇诡诈人变幻百端,不可测度,吾一以至诚待之,彼术自穷。
14、处事速不如思,便不如当,用意不如平心。
曾国藩励志名言
022、常常提其朝气为要。
3、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,而可大可久者也。
4、不可轻率评讥古人。
5、放开手,使开胆,不复瞻前顾后。
6、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,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,诚与明一也。
7、凡天下事,虑之贵,详行之贵,力谋之贵,众断之贵独。
8、无好小利。
9、今日所说之话,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。
10、责己厚而责人薄耳。
11、困心横虑,正是磨练英雄之时。
12、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:曰长傲,曰多言。
13、誉望一损,远近滋疑。
14、精神愈用而愈出,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。
15、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。
16、遇棘手之际,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。
17、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。
18、处事贵熟思缓处,熟思则得其情,缓处则得其当。
19、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。
20、胸怀广大,须从平淡二字用功。
曾国藩读书名言
031 省事是清心之法,读书是省事之法。
2 读书不独变人气质,且能养人精神,盖理义收摄故也。
3 静坐自我妄为,读书即是立德。
4 素食则气不浊;独宿则神不浊;默坐则心不浊;读书则口不浊。
5 信算命,信风水,皆妄念所致。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,便不信也。
6 到老始知气质驳,寻思只是读书粗。
曾国藩家书名言
04勿扬人过,反躬默省焉,有或类是,丞思悔而速改也。
士有三不斗: 毋与君子斗名,毋与小人斗利,毋与天地斗巧。
独立之行,不徇流俗,然怨不可不恤也。高义之事,弗避小嫌,然累不可不虑也。
吾常见夸己者,以要誉而受嗤也;吾常见媚人者,以求悦而招鄙也。夫士处世,无为可议,勿期人誉,无为可怨,勿期人悦。
甘苦自得。
文人富贵,起居便带市井。富贵能诗,吐属便带寒酸。
忧时勿纵酒,怒时勿作札。
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,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,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。
当至忙促时,要越加检点。当至急迫时,要越加饬守。当至快竟时,要越加谨慎。
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操。
要与世间撑持事业,须先立定脚跟始得。
从人可羞,刚愎自用可恶。不执不阿,是为中道。寻常不见得,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,最为雅操。
听言当以理观。一闻在辄以为据,往往多失。
有恻隐之心者,必有羞恶。
人于平旦不寐时,能不作一毫妄想,可谓智矣。
举世惟一真字难得。
凡将举事,必先平意清神,清神意平,物乃可正。
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。
为善者常受福,为利者受祸,心安为福,心劳为祸。
曾国藩家训名言
052、举止端庄,言不妄发。
3、君子之所人不及,在君慧眼善识人。
4、仕宦之家,由俭入奢易,由奢返俭难。
5、青年读书应当“有志有识有恒”。
6、霹雳手段,方先菩萨心肠。
7、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。
8、士有三不斗:毋与君子斗名,毋与小人斗利,毋与天地斗巧。
9、独立之行,不徇流俗,然怨不可不恤也。高义之事,弗避小嫌,然累不可不虑也。
10、吾常见夸己者,以要誉而受嗤也;吾常见媚人者,以求悦而招鄙也。夫士处世,无为可议,勿期人誉,无为可怨,勿期人悦。
11、甘苦自得。
12、文人富贵,起居便带市井。富贵能诗,吐属便带寒酸。
13、忧时勿纵酒,怒时勿作札。
14、好谈己长只是浅。
15、居心平,然后可历世路之险。
16、清高太过则伤仁,和顺太过则伤义,是以贵中道也。
17、见得天下皆是坏人,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。
18、大柔非柔,至刚无刚。
19、家勤则兴,人勤则健。
20、侍亲以得欢为本。
曾国藩经典名言
062、打仗不慌不忙,先求稳当,次求变化;办事无声无臭,既要精当,又要简捷。
3、神正其人正,神邪其人奸。
4、人必诚,然后业可大可久。
5、凡人无不可为圣贤,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。
6、居有恶邻,坐有损友,借以检点自慎,亦是进德之资。
7、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。
8、责过太直,使人惭恨,在我便是一过。
9、男儿自立,必须有倔强之气。
10、有才干,定要表现之。
11、受挫受辱之时,务须咬牙励志,蓄其气而长其智。
12、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。
13、前世所袭误者,可以自我更之;前世所未及者,可以自我创之。
14、兄弟和,虽穷氓小户必兴,兄弟不和,虽世家宦族必败。
15、不贪财,不失信,不自是,有此三省,自然人皆敬重。
16、邪正看眼鼻,真假看嘴唇,功名看气概,富贵看精神。
17、为人不可过于聪明。
18、端庄厚重是贵相,谦卑含容是贵相;事有归着是富相,心存济物是富相。
19、特患业之不精耳。
20、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。
曾国藩修身名言
071、说人之短,乃护己之短;夸己之长,乃忌人之长。
2、忧时勿纵酒,怒时勿作札。
3、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,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,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,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,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。
4、诚无悔,恕无怨,和无仇,忍无辱。
曾国藩立志名言
082、守笃实,戒机巧,守强毅,戒刚愎。
3、劝人不可指其过,须先美其长。人喜则语言易入,怒则语言难入,怒胜私故也。
4、君子能扶人之危,周人之急,固是美事,能不自夸,则善矣。
5、好便宜不可与共财,狐疑者不可与共事。
6、国家之强,以得人为强。
7、人以气为主。
8、吾辈读书,只有两件事,一者进德之事,一者修业之事。
9、人苟能自立志,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?何必借助于人?
10、勤于邦,俭于家,言忠信,行笃敬。
11、以才自足,以能自矜,则为小人所忌,亦为君子所薄。
12、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。
13、从人可羞,刚愎自用可恶。不执不阿,是为中道。寻常不见得,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,最为雅操。
14、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。
15、须先立坚卓之志。
16、家和则福自生。
17、凡事留余地,雅量能容人。
18、受非分之情,恐办非分之事。
19、清高太过则伤仁,和顺太过则伤义,是以贵中道也。
20、居心平,然后可历世路之险。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操。
曾国藩处世名言
09闻善言则拜,告有过则喜,有圣贤之气象。坐密室如通衢,驭寸心如六马,可以免过。心不清则无以见道,志不确则无以立功。
和以处众,宽以接下,恕以待人,君子人也。
以爱妻子之心事亲,则无往而不孝。以保富贵之心事君,则无往而不忠。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。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。
轻财足以聚人,律己足以服人,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。
乱臣贼子,皆从一傲字养成。
惟正己可以化人,惟尽己可以服人。
莫谓己无善,善人之善即是善。莫谓己无恶,谈人恶即是恶。
行事不可任心,说话不可任口。
事之可否,当以理裁之。一使气,但坏事。
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,近则有污。
居有恶邻,坐有损友,借以检点自慎,亦是进德之资。
善所当为,着一报念,胸中便要增累,口中便要增过。
怒时易激,义愤亦当裁抑;喜时易狂,即微言亦须谨慎。
勿以小恶弃人大美,勿以小怨忘人大恩。
责过太直,使人惭恨,在我便是一过。
曾国藩做人做事名言
10受非分之情,恐办非分之事。
清高太过则伤仁,和顺太过则伤义,是以贵中道也。
居心平,然后可历世路之险。盘根错节,可以验我之才;波流风靡,可以验我之操;艰难险阻,可以验我之思;震撼折衡,可以验我之力;含垢忍辱,可以验我之操。
勤于邦,俭于家,言忠信,行笃敬。
以才自足,以能自矜,则为小人所忌,亦为君子所薄。
先静之,再思之,五六分把握即做之。
从人可羞,刚愎自用可恶。不执不阿,是为中道。寻常不见得,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,最为雅操。
凡行公事,须深谋远虑
古之成大事者,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,二者缺一不可
常存冰渊惴惴之心
勿过多怜悯
以体察人才为第一
另起炉灶,重开世界
心至苦,事至盛也
米已成饭,木已成舟,只好听之而已
盛世创业之英雄,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
禁大言以务实
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
神正其人正,神邪其人奸
男儿自立,必须有倔强之气
无好小利
今日所说之话,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
曾国藩简介
11外文名:Zeng Guofan
别 名:曾子诚、曾传豫、曾伯涵、涤生
国 籍:中国
民 族:汉族
出生地:湖南长沙府湘乡县
出生日期:公元1811年11月26日(辛未年)
逝世日期:公元1872年3月12日
职 业: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翰林庶吉士
毕业院校:湘乡私塾
信 仰:理学
主要成就:
创立湘军,平定太平天国
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
代表作品:《治学论道之经》《持家教子之术》《冰鉴》家书
封 爵:一等毅勇侯
谥 号:文正
着 作:《曾文正公全集》
晚清重臣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。清朝战略家、政治家,晚清散文“湘乡派”创立人。晚清“中兴四大名臣”之一,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,谥曰文正。毛泽东曾说:“愚意所谓本源者,倡学而已矣。博学如基础,今人无学,故基础不厚,进惧倾记。愚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,观其收拾洪杨一役,完满无缺。使以今人易其位,其能如彼之完满乎?”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。